2021年,遵义全市全年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大关,相较于2014年的1874.36亿元翻了一番。从摆脱贫困到实现经济实力的快速发展,遵义市传统工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工业产业的发展也对于遵义市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遵义市社保局在工伤预防工作中坚持“生命重于泰山”理念,持续推进培训与宣传工作,让工伤预防意识深植民心,从根源处消除工伤。
入企培训,打好“专”字牌
2021年末,遵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78户,比上年末增加40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1.0%,两年平均增长13.3%。遵义市社保局在年度工伤预防项目工作中重点关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建筑业,组织专业队伍到生产经营体量大、工伤预防管理标准严的企业进行系统排查,以求让工作更加专业、可靠。
在遵义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企业培训时,主讲的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按照企业生产经营特性定制培训课件,结合前期调研时发现的工伤隐患等数据,对企业存在的主要风险进行辨识和成因分析,并补充讲解《安全生产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等知识“干货”,让员工明确安全生产职责,增强劳动者工伤预防意识。参训员工李某表示:“这次培训有很多专门为我们一线员工安排的内容,老师讲解时通过提问互动,很好地解答了我们的疑问。”通过把控课件内容、讲师的专业度,工伤预防培训真正发挥实效。
定点宣传,走好“精”字路
为确保宣传取得实效,遵义市社保局结合前期企业调研、培训工作实际,综合考虑分析全市工伤预防重点治理单位分布等因素,选定辖区内凤冈县、余庆县、红花岗区、新蒲新区等共计15个县区,开展一系列定点宣传。
6月16日,在桐梓县楚米镇宣传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为参与群众讲解《工伤保险条例》《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等各类政策法规,普及触电、火灾、尘肺病等常见伤害事故类型预防知识,并有序引导群众体验模拟灭火、心肺复苏、VR等各类设备,让参与者切身感受不按要求佩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酒驾等违规操作会带来的实际伤害,拉响工伤预防警钟。宣传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通过讲解与互动、科技与场景相融合,参与者得以沉浸式学习工伤预防知识与技能,从意识层面提高工伤预防实际能力。
“培训”和“宣传”作为遵义市工伤预防工作的两个重点,对于构建遵义市工伤预防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市社保局将持续推进相关工作,完成全市范围内15个县、区共计15场定点宣传及30家用人单位的入企培训工作,为全市社会保障事业做出积极贡献。